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> 热点 > >> 正文

惠水:多种就业形态确保搬迁群众稳岗增收-实时

来源:天眼新闻 2023-06-22 17:37:36发布

近年来,惠水县聚焦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增收目标,探索出了“七种就业形态”,实现搬迁群众高质量就业。截至目前,已完成有劳动力搬迁家庭就业3118户12760名,就业落实率达100%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“点对点”输出就业。惠水精准建立“就业意愿、岗位供给”两个台账,紧盯关键时机,全方位推送园区周边就业信息。采取政府引导、群众自主选择等方式,实现就业“省外输出一批、省内转移一批、就近就地就业一批”。截至目前,“三个一批”方式累计推动8000名以上搬迁群众实现就业。

“传帮带”组合就业。惠水探索出台组织劳务输出奖补政策,对“传帮带”组织外出务工的能人大户,根据带动人数给予相应补贴;对采取“组团式”“搭伴式”等外出务工的搬迁群众给予车费补贴等,实现搬迁群众就业“阵雁效应”。截至目前,600余名搬迁群众通过“传帮带”方式实现稳定就业。

“家门口”就近就业。利用搬迁安置社区门面等资源引进和扶持帮扶车间、企业开发灵活就业岗位,惠水实现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。截至目前,引办贵州伊科达制衣等就业车间19个,助力300余名不便外出的搬迁群众实现“家门口”就业。

“意愿式”灵活就业。惠水县充分发挥“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”作用,整合搬迁社区周边花卉苗木、蔬菜、养殖、茶叶等基地务工需求,帮助50岁以上就业技能单一但有农耕意愿的搬迁半劳力、弱劳力实现灵活就业。截至目前,200余名搬迁群众在城郊都市农业中“大展身手”。

“辐射式”带动就业。以“万企帮万家”为契机,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,惠水县精准收集辖区企业用工需求,开展“报名、培训、推荐就业”一站式服务,助推有就业意愿的搬迁群众“无焦虑”就业。截至目前,900余名搬迁群众在园区稳定就业,1200余名搬迁群众在城区“二三产”岗位实现就业。

“托底式”辅助就业。惠水县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、东西部协作资金等,在安置区及周边企事业单位适度开发环卫、协管员等公益性岗位,着力解决老弱劳动力就业问题,最大限度对就业困难的搬迁群众进行托底安置。截至目前,400余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专岗或公益性“托底式”就业。

“奋发式”自主创业。通过落实场地减租、税费减免等政策,惠水县利用安置区商铺资源为创业者铺通“绿色通道”,提供“一站式”创业策划指导和创业贴息贷款服务,帮助创业人员化解融资难题,实现有条件的搬迁能人创业就业。截至目前,155名搬迁群众实现从“打工人”到“小老板”的华丽转变。
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悦

编辑 吴传娟

二审 刘悦

三审 刘莹

上一篇 下一篇
x
推荐阅读 更多

惠水:多种就业形态确保搬迁群众稳岗增收-实时

2023-06-22

每日动态!一场展览开启端午假期 近80万网友云逛展“汉字中国”

2023-06-22

北京汤河口41.8℃!当前气温全国第一 世界热点

2023-06-22

九岁男孩生日礼物,制作斗牛士服装让他马到成功!

2023-06-22

制作表格的步骤视频_制表格的步骤

2023-06-22

当前看点!瑞斯康达:股东冯雪松减持计划时间过半 已减持290.63万股公司股份

2023-06-22

韩政府呼吁不要将福岛核污染水称为“核废水”,被韩网友痛批!

2023-06-22

环球观天下!宋峰

2023-06-22

汽车轮胎行业专题:景气回升与全球扩张期,胎企业绩有望高增长

2023-06-22

预计年内上市 奇瑞TJ-1官方定名探索06

2023-06-22